上兩週還是過敏疾病的天下,這周各種病毒感染、細菌感染開始多起來了。打噴嚏流鼻涕揉眼睛的逐漸減少,發燒咳嗽的增多了。
往年這兩個月門診的主角是幼兒園新生,這兩年小學新生患病人數逐年增多,竟和3歲多的孩子共同成爲多病人羣的雙主角。
與幼兒園孩子不同的是,這些小學生生病,除了發燒咳嗽這些軀體疾病,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情緒精神方面的疾病。
理論上講,孩子的免疫系統在5歲後會逐漸健全,自身抗病能力也隨之增強,生病會逐漸減少。那爲什麼小學新生成了生病的重災區呢?
這其中除了我上週講的課業負擔突然增加,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嚴重不足,到學校不會自己照顧自己以及交叉感染引起的生病外,我觀察這些生病的孩子,覺得還有下列原因:
家長突然變臉
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提高,加上一些新的育兒觀點的影響,家長普遍對小年齡孩子愛護、照顧、寵愛多。而要求、限制、規矩少。
因爲沒有課業的壓力,也沒有別人家孩子的攀比,家庭中都是母慈子孝,一片祥和。媽媽都宣稱:我要孩子開心快樂、自由自在的長大,要素質教育。
到了5、6歲,畫風突變。
妈妈爱乱买 把「铁蛋」放洗手台女儿崩溃 内行曝超强用途:我家放20年
可能是受大環境、周圍家長、別人家孩子的影響,發現在跑道上別的孩子都跑出去了,自己的娃還在優哉遊哉,家長馬上不淡定了,突然開始強勢要求孩子參加各種班,還告訴孩子,你已經比別的孩子的班少多了云云。
家長臉變得快的讓孩子猝不及防、懷疑人生。強勢的孩子和家長產生劇烈衝突,爭吵、生病。弱勢的孩子默默的忍耐,不解,生病。
我曾經看過一個孩子,5歲多就喜歡認字,還能看科幻小說,家長都誇聰明、棒。上小學後,孩子還是讀科幻小說,家長就說浪費時間,耽誤學習。孩子不理解這種種變化,反抗、失敗、生病。
現在各種大環境要求孩子的成績,不隨波逐流挺難的。但家長的態度要有一定一致性,別180度大轉彎。如果咱們自己也沒經驗,發現原來所謂素質教育的態度不變不行,那就慢一點,給自己一點變化的時間,也給孩子一些適應的時間。
同學關係不好
現在孩子們在學習上都很厲害,課內課外會的很多。
但在與同學相處上顯得幼稚,相處起來很多不融洽。有的孩子在家特別厲害,到學校就很害怕,有時還被別的孩子欺負,所謂“窩裡橫”。
究其原因,這些孩子的家長往往都是對孩子太過呵護了。什麼都替孩子做了,包括和別人玩時也總替孩子出頭。孩子自己與同學相處時,沒有經驗,沒有分寸。膽子小一點的被欺負,膽子大一點的欺負別人被孤立。
在羣體裡沒有夥伴是對人打擊比較大的,這些孩子心情不好,容易生病。
文化課的學習重要,與人相處的方法也是需要讓孩子學習的。
運動方式不對
運動可以幫助孩子增強體能、減少生病。
可是有的孩子一運動就生病是怎麼回事?
比如:小學生平時很少運動,天天作業興趣班。最近給孩子報了體能訓練,運動量突然增加。結果跑完步跳完繩,孩子就開始咳嗽,甚至發燒。之後就不敢運動,一段時間過去,心血來潮打一次球、遊一次泳又生病。
我把這種運動命名爲脈衝式運動:突然大幅運動—-生病—休息很長一段時間—-又突然大幅運動。這樣的運動就容易生病。
如果孩子平時運動 少 ,運動要從小量開始。 比如從每天運動5分鐘開始,然後10分鐘、15分鐘,兩三天增加一個梯度。 或者每天跳繩50-100次開始每天增加10-20次,或者每天連續跑步50米開始每天增加20米。 這樣可以讓孩子對運動量有一個耐受的過程,逐漸養成運動的習慣。
現在的運動班時間一般都是40分鐘到1個小時,如果能夠訓練孩子達到連續30-40分鐘的運動強度,一般的體育活動就都可以完成。在孩子沒有這種體能準備之前貿然報班,運動強度突然增加,常常上完運動課就生病。
循序漸進、根據孩子的身體承受能力去調整運動強度。
孩子成長不容易,家長也難做。都要不斷學習,一起加油!